读书沙龙集锦(系列四)——吴中区迎春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弘中悦读·大概念教学”教师读书沙龙
本学期的“弘中悦读·大概念教学”读书沙龙以“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4+’互动课堂教学评议”为主题,迎春教师读透一本书,悟好一堂课,展示了迎春教师的独特风采。
张晓莉:自从“大单元”教学概念提出之后,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对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呢?我认为首先要找出核心文本,以核心文本为支点,统领辐射多篇文本。
张萍:大概念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王凡老师这堂课,设置了“有无自弃”和“超越不弃”的环节,引导学生在是与否之间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思辨性。大单元教学还要求由课内学习迁移到课外。王凡老师这堂课在对刘禹锡一生遭遇的分析中,得出了刘禹锡在失意人生中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对学生遭遇挫折后的人生态度也有积极的影响。
陆苏鹏:张老师整节课以大概念统领目标、评价、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重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促进学习从“知识”走向“素养”,从“教会”走向“学会”,从“零散式学习”走向“整体性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植根”!
钟艺:大概念指向学习内容的本质特征,是学科学习的核心。大单元之“大”,首先表现在以大概念为统领,整合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这是新时代大单元教学区别于传统单元教学的重要特征。
张小花:大概念教学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以“概念”为中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理论联想到实践,学会总结归纳,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蔡甜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未来可以成功的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初中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视力的矫正》的引入就从真实的情境出发,指出疫情期间我国的视力普查结果,结合本班学生的视力情况,让学生了解视力的缺陷普遍有近视和远视两种。
闻壹兵: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索视力矫正的原理和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
龚格格:听完钱老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课程,我觉得钱老师做到了大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专家思维,而不是给学生专家知识的教学方式。他将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
侍宇凡:翁老师的教学充分展示了大概念的“大”及“高通路迁移”的教学要求,在课程中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将真实生活案例引入教学并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好奇心进行充分探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丰富的对话发生。并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主动地创建知识地图,符合主体性学习、对话性学习和协同性学习的深度学习的概念。
邹丹丹:《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将本课置于抗日战争的大概念之下,这样信息的存储就由知识点到知识链再到知识面,形成网格化的知识存储。一方面,后续的学习是前后承接,有迹可循的;另一方面,做题调用知识更加灵活。
张小英: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它是超越学校价值的知识成果,即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将学校所学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是支撑解决真实性问题的两大支柱。
王东东:大单元概念的教学是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学科而言,我们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某个技术动作,更应该是教会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项运动以及运用。所以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
张根荣:所谓的大概念不是学科的重要概念,它关注的是学生未来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大概念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建了一座牢固的桥梁。大概念之大意味着与未来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对学习者的生活有意义的知识才可能滋长强有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万文君: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关注素养导向教学和大概念教学的教师阅读和参考,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也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尝试运用本书中提供的理念和方法,为我的学生提供更优质和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迎春“弘中”大阅读,闻书香,悟课堂,走向更好的教育。
文字:教科室 各教研组
图片:各教研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