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有规,落笔有矩——政治组教师论文写作读书沙龙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7 08:55:2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好书推荐

田洪鋆的《100天写出一篇论文》,讲述了写作者在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困难,这些困难导致写作者要么不知道怎么下笔(写不出),要么写出来的论文不符合要求(写不好)。作者发现这些困难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其一,不了解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其二,不知道怎样做好质量控制;其三,不懂得如何进行过程管理。

   从“认识篇”“行动篇”两个层面入手,着力解决写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的逻辑思维、质量控制及过程管理等问题,帮助写作者认清写作本质、弄清写作要求、理清写作过程,并创意性地设置时间安排(打卡)和事项管理(清单)制度,力求在约100天内解决写作者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及自我检测的难题,全方位辅助、支撑、督促写作者走出写作困境。



二、读书沙龙

20241231日,岁末年尾,政治组齐聚三楼会议室,开展了热烈而深刻的读书分享活动。本次读书分享的主题是思考有规,落笔有矩——论教师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不仅体现教师专业素养,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本书从论题选择、资料收集、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给了我们实践性的指导,获益良多。

   论文是知识和逻辑的同心勠力,写作是身体和心灵的遣倦缠绵。论文写作是知识的创造性生产,所以不要指望这个过程会一帆风顺或者简单易行。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做好论文写作过程管理,争取写出好的论文。



三、心得分享

1.论文写作对每个老师来说都很重要,评职称要论文,评学科带头人要论文,评正高要论文,论文贯穿了整个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全过程。但我们每忙于教学而分身乏术,就怠于写论文,最后越不写越不会写,希望读这本书对我们政治组教师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论文写作真的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尤其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付出。读研写一体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每个环节我们都认真去做,肯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生修炼的过程写过的灵感来自于教学实践,写作又会反哺教学实践,着手写后,写着写着,你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最后是凝练的,理性的,澄明的。写作是高雅的,需要有好的习惯支撑。我们写的东西很实,我们有很多的教学实例但成不了精彩的论文,因为好的论文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就需要我们平时买书读书,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这点迎春中学就给老师提供了好的平台,每学期都要买书给老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2.最近在读《100天写出一篇论文》,题目非常成功学,但是内容特别接地气!这本书从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出发,传授分析论证、评论论证、建构论证的思维方式,穿插案例讲解,并且教大家怎么在论文写作中进行过程管理。作者以非常严谨的逻辑论述了论文写作的本质,让人读完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看了书才知道,论文写作需要写作者具备两项基本能力,即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我还停留在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阶段,写不出论文是必然的。较强的逻辑能力则是只与论证有关的素养,阅读教科书和参考文献是补足专业基础知识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论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想法、没有章法!

   3.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逐步了解了论文写作的本质,第四层本质就是理性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依据客观真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经过正确的论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这里我们就探索出了对问题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满足的两个要素,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逻辑能力。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哪个方面更重要,以至于今天觉得应该再看看书,夯实以下专业知识,明天又觉得我应该多看参考文献,学习别人怎么有条理有逻辑地呈现研究工作。田老师在书中明确地指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逻辑能力应该分别从什么途径获得。一个是从教科书里学习吸收来的,一个是在文献阅读和研究中锻炼来的。这让我坚定了双管齐下全面提高自我专业知识水平的决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