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迎春中学“弘中悦读·新课堂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读书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07 13:14:04 浏览次数: 【字体:

书香溢校园,阅读促成长

吴中区迎春中学“弘中悦读·新课堂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读书活动

(政治教研组篇)

 

       教育专家朱永新说“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又有专家说“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则是很难得。”本学期我校教科室向全体教师推荐了一本优秀的教育书籍《新课堂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认真研读此书带动了我们老师的成长。

一、       学研相融,以学促教

    2024年5月28日,政治组陈文娟老师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八下的《尊重平等》。陈老师的课堂结构是基于学校倡导的4+互动课堂,又增加了借助情境课导入课堂是形式。整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通过创设议学情境,提出议学任务,引发学生探究和讨论,在议学中让学生的思想火花迸发,真正理解教材,掌握真知。

791e6486423b78db3b301debef27e2a2 

 

c74bc1ed14ad9271b99b5dd73304826e 

二、研学沙龙,共同成长

    6月4日上午,政治组的老师们在校会议室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共谈《新课堂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读书心得。本次读书分享主要围绕上周二陈文娟老师开设的一堂八年级下册公开课《尊重平等》来研讨的。

     每位老师都畅所欲言,纷纷表达阅读《新课堂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来所感悟到的教学感言,以及如何把书中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课堂需要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吸收又求同存异,在碰撞中擦出阵阵思想的火花,闪现出很多对现有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一些新想法。

本次政治组的读书分享会邀请到了校教科室韩璐路主任的出席,韩主任再次强调了教师阅读以及分享的初衷与意义,对老师们的读书心得作了精彩的点评,对政治组的教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ecffccdd061036cf3b5281f852cb3360 

8a00f94d32c39292a13113c73822f85b 

7535bf92a8381a5db0fa535d6aad1018 

d2ac477d91a3358024628cf312900756 

 

142df457f5f919230c3660630d3dc595 

7c747f2de36e108c0d1215b4dc33dd1b 

bcc38fef4bd6bc822c90e5aba349de0c 

 

三、       交流互鉴,精彩发言

 

    (一)陆丽菊老师精彩发言:

《新课程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倡导基于真实情境、问题、任务、项目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学科育人方式。书中阐述的7种教学模式也有其相通性,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对教者而言,探究性学习,其教学过程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重视收集事实证据,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为理念;对学习者而言,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科学学习方法,学习探究的过程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升课堂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呢?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紧扣课程目标

设计探究问题时,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确保问题能够直接反映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目标,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既符合课程目标又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贴近学生实际

在设计探究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问题贴近学生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通过引入学生生活中的案例、现象或话题,使问题更具现实意义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注意层次性与梯度性

有效的探究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着眼于启发思维与兴趣

探究问题的设计应着眼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教师可采用开放性问题、假设性问题或辩论性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问题的表述应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注重结合社会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设计探究问题时需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调查研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6、引导多元探究

在设计探究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探究,包括小组合作探究、跨学科探究等。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方式,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多种资源和工具,如网络、图书、实地考察等,以支持学生的多元探究。

7、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

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听取学生的汇报和展示、检查学生的探究成果等方式,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探究效果。

总之,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紧扣课程目标、贴近学生实际、设计层次性与梯度性的问题、启发思维与兴趣、注重社会实践、引导多元探究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师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探究问题,方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       姚晓怡老师精彩发言

    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1、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据有关数据统计,当学生深入具体的生活情景或其他富有立体感的情景中时,其学习情绪会出现持续高涨的情况,对事物的思考及想象能力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最终会表现在对具体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的探究欲上。在教师根据具体道德与法治知识创设的生活情景中,不仅能够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道德法治的存在,还能够使其在情景模拟中的真实案例下产生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景教学模式下,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展开自身思维,进行问题构建,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该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的作用 

3、开阔学生眼界思维

初中教学中对道德与法治的 育要求并不太高,主要是对初中阶段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铺垫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以上几点基本的教学目的,还能够对学生视野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课堂学习中构建生活情景时,教师有意识的选取新世纪以来具有典型特征 

(三)       侍宇凡老师的精彩发言:

7种新型教学模中统一体现的一个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中心,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评价都要紧紧围绕学生来制定,这一点情境式学探究性学得到突出体现。这两个学习模式都强调三点:创设情境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多元化情境以及以情境创设要呈现评价任务。结合陈老师的公开课来看,第一,陈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案例选择的时候采中考分等材料,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第二,陈老师整节课中的情境创设多元多样,既包括生活情境、学习情境、学术情境,也有依据中考试题而设计的试题情境,注重问题的多元开放,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陈老师在每一个情境后都设置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议学任务,是什为什怎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做出反馈和调整。

此外,陈老师深刻践行了道法课堂的育人功能。课堂不仅仅是学生知识接收的场所,学生生在社会之中,也最终要走入社会中去。陈老师就男性女性职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以及法律道德知识,积极关注和鼓励学生的核心素养等多方面情感、能力的培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