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体艺组读书分享会顺利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08 15:32:40 浏览次数: 【字体:

寒冬凛冽,书暖心田。2021年1月7日上午,工会主席李万里、教科室副主任韩璐璐和体艺组的各位老师齐聚三楼会议室举办每学期一次的读书分享会。

首先,音乐组的万文君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焦元溥著的《古典乐聆赏入门——乐之本事》。这是一本古典乐的普及读物,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古典乐,欣赏古典乐的目的,如何欣赏古典乐?为何去听现场演出? 等这一系列问题。喜爱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焦元溥说,没有任何好处,不能考试加分,升官发财,不能让你三酸甘油酯指数下降,也不能使你达到想要的体重。听古典音乐,若说有什么必然或立即好处,实在是没有。“但喜爱艺术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是最个人化、最亲密的快乐,毕竟这世间的荒唐每每超乎你我的想象,但正是那些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舒伯特”。不,他也说了,我们也可以不需要舒伯特,只要你自然喜欢的音乐就好,但是“尽早找到自己喜爱的艺术,你的人生必然会变得很不一样”。

音乐组周奕叶老师向我们分享了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读书的根本在于读出自我,阅读《教育的细节》使我意识到细节的力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一厘米”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让我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正如作者所说,在当下教师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要“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从自己的每一堂课开始,抓住每一处细节,去感化学生。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教育的细节》,从细节入手的改变可以使一些教育观念和教育的原理、原则真正得到落实

音乐组杨骅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一生的学习》之“艺术、美与创造”。脱离了生活的艺术,没有多大意义,但是没有艺术的生活也是不完美的。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把小美好放大的能力,来充盈生活、丰润人生。

接下来,美术组高叶子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塞尚的用画笔思考》。塞尚在伟大的实践中,用强烈浓重的色彩在画面上追求清晰的秩序、坚实和平衡的感觉,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传达他的意图。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的表现形式,终结印象主义的“光与色”,形成新的观察方法,打破传统透视法则,注重画面的精神空间,把无序的自然调节成一个有序的画面,实现结构与色彩的和谐统一。

美术组俞蕾老师向我们分享了【美】克雷格 莱特著的《聆听音乐——耶鲁大学公开课教材》。生活中每一件作品都呈现美感,那是因为它呈现出音乐的节奏、美术的雕琢,文学的内涵,聆听音乐会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丰富,思维更开阔,培养通感,融入我们的教学,做好生活的教育。

最后,体育组吴康老师向大家分享了钟启泉教授《课堂研究》。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转型为“反思性实践”,教师才称得上迈入了专业发展与教学革新之路。

体育组徐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使我深受感触的是其中“爱学生就应该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更容易去理解学生,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快乐与烦恼我们要爱学生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贴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和学生一样蓬勃的朝气。

体育组刘继斌老师以李宗盛的《凡人歌》为起点,以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例子,诠释了我本凡人,但要工作用心,负责任做事,不求有功,但求问心无愧。

体育组张兴宇老师向大家分享了《混乱》这本书。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第二章: 团队合作。你们希望你们的团队和谐,还是希望你们的团队里边整天吵架?很多人都 希望团队和谐,都希望大家说和谐,大家都一致不要吵架,老老实实的。事实证明,和谐让一个团队一事无成,而矛盾让一个团队硕果累累。

体育组刘飞老师分享了《傅雷的家书》这本书。在为人处世方面傅雷先生是这样提醒儿子的,那就是就要阔气,也要有分寸。他分析了人的心理,对于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容易生了怨恨。所以,如果要给予帮助最好是帮在刀刃上,帮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最终难以拒绝别人任何请求的老好人。

体育组朱凌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应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体育组张根荣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佐藤学先生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文章讲到: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上好课”,而是“实现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教师责任的实现,挑战精神是重要基础,要实现课堂“精彩”,就要立足“尊重”。首先,教师要尊重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的真正责任。其次,要尊重教材,“知其所以然”。最后,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除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要真正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保障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实践"尊重",创造"精彩"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这不仅是实现教师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实实在在地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

得益于本书的启示,我更加深刻地感到,教师责任的实现要求围绕教师自身的挑战精神促进专业的成长,不仅要有博大的理念,还要反复观察思考、多方体验的方式方法,更要接地气地做事。仰望星空,擘画经营,脚踏实地,实践“尊重”,创造“精彩”;尊重“实践”,无限“风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