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心理调整10
10、害怕考试,怎么办?
说到考试,有些同学会立刻感到惶惶不安、紧张发慌、手心冒汗、食欲不振、学习效率下降等等,而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常见表现。虽然到了初三,考试已成为家常便饭,但仍有很多同学无法消减对考试的恐惧与担忧,有的甚至严重到不能上学,无**常生活的程度。那么,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
心理小贴士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有助于集中精力,使思维更加活跃,知觉更加敏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过度焦虑,才是影响考试发挥的不良心理因素。
1、调整认知,正确看待考试
那些对考试过度焦虑的同学,往往是过于看重考试结果,把考试的成败与人生的成败等同起来的同学。其实,考试只是对近阶段学习状况的一种检测。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次各种形式的考试,有无数次机遇,一次考试的成败并不能决定命运。
当我们抱着平常心去对待每一次考试,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时,我们的焦虑感就会随之降低,也能够更专注地投入考试,也更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2、调节行为,科学有效的复习
临考前,不少同学喜欢开夜车,搞题海战术,这不是复习的好办法。不要为自己没有人家复习的时间多而焦虑,因为考试主要体现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与运用,而这些不是临时突击所能解决的。
因此,面临考试应充分相信自己平时的积累,不要再纠缠个别难题,要重视基础训练,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例如,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还可以复习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以便能在考试中根据主要的线索迅速回忆知识点。
3、积极暗示,树立自信
自信是治愈焦虑的必要前提。良性的心理暗示有利于自信心的提升,有利于减轻焦虑和紧张的程度。考试前,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一定会正常发挥水平!”以鼓舞斗志,树立信心。
4、合理宣泄,学会放松
当感到紧张焦虑和压力时,可以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缓解紧张的情绪(如运动、唱歌、听音乐、找人倾诉等),也可以采用一些科学的身心放松练习来缓解情绪,如冥想、肌肉放松、深呼吸放松等。
心理小贴士--“冥想放松法”
随时随地,当感觉到紧张压力大时,选择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空间,坐下来,把身体调整到感觉最舒服的状态,别考虑什么双盘和单盘,怎么舒服怎么坐,闭上眼睛,下巴微收(注意是微收,不要低头),双手轻轻的放在膝盖上。如果是平躺在床上,双手呈30度角舒适的放在身体两侧,或者交叠放在肚子上。
心中默念放松脚掌,并将注意力放在脚上,动一动脚,让脚步肌肉都放松,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到小腿上,再让小腿的肌肉放松,最好能感觉到肌肉的舒展为止。之后依次是膝盖、大腿、屁股、腰腹、胸、手臂、肩膀、脖子、头、面部,能达到眉心不紧绷,舒展为止。整个身体不会感觉到一丝不舒服和紧绷,就像没有身体一样。
当全身放松后,开始集中注意力,缓慢的呼、吸,让自己的意识都集中在气息上,感受气息在身体内的流动。期间如果自己的注意力跑到其他想法上,立刻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呼吸上。如果开始觉得集中注意力到呼吸上很困难,那就在心中默念“呼”、“吸”,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整个过程不要去评判自己,不要去分析思考,只要去觉察身体放松的程度和呼吸的节奏。按这个方法做五到十分钟,不仅可以使你享受到头脑的宁静,也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
面情绪是我们的远古祖先留给我们的保护自己的武器,每当有“危机”发生时,负面情绪都会像警钟一样来提醒我们“要采取行动应对”了。因此,学会换一个视角看负面情绪,有助于让人不至于一直沉浸其中,而能把注意力转移到“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种理性思考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