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第七周国旗下讲话《关注心理健康,学会珍爱自己》
大家好!今天是10月12日,第七周周一。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学会珍爱自己》。
大家知道什么是健康吗?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两个和谐,第一个是自身和谐,生理健康加心理健康。第二个是自身与外界的和谐,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完美的健康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大量事实证明,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良好学习成绩的取得,而且还能使青少年正确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对各种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提出了阳光健康心理内涵的四个方面: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第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第四,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其核心内容是“接纳”和“适应”。而当你不断的去接纳和适应时,你会发现那个曾经渺小的自己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拥有健康的心里呢?可以学着改变自己,用自己的心态去营造不一样的境遇,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在面对逆境时,不应让自己的心也被困住,而应以阳光的心态,将逆境转为顺境。在学习的竞争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竞争意识,与对手相互合作,彼此欣赏,而不是想要“一枝独秀”就产生嫉妒心理。在每场测验后,不应过分纠结于分数和排名,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学术性、知识性的探究当中,争取更多、更快的进步。除此之外,在与人交往时,阳光健康的心态能帮助我们把握好各种人际关系,与同学发生小矛盾时,要多换位思考,以宽容的方式化除误解。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心理健康,也没有绝对的心理不健康,和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的阳光的心灵偶尔也会“感冒”,同学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你们活泼、开朗、富有激情和朝气,然而这充满朝气的季节,也会时常飘落着苦涩的花瓣雨。身体感冒了,体魄好的人可以自我治愈,身体素质稍差一些的人则需要求助于医生,心灵的“感冒”也一样,同学们要善于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但是,当我们无法独自面对时,我们也要学会求助于。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求助的途径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的求助吧。
1、求助于班主任、任课老师。当你需要向了解你的人倾诉,求助,熟悉的老师最能帮助你。
2、走进学校心理辅导室,那里专兼职心理老师们将耐心倾听同学们的心里话,并坚持保密的原则,帮助你战胜心理困扰,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
3、苏州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苏老师热线,是市政府的公益项目,免费为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电话是65202000,每天早9点到晚9点。
同学们,幸福快乐离我们并不遥远,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们可以积极地面对学习。心灵的“感冒”更不可怕,让我们携起手来关注心理健康,用真诚和热情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生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